沁园春·东湖,京都国门,朝阳翘楚,芳草萋萋。望东湖街道,茂林修竹;街宽路丽,广厦栉比。流水潺潺,花香鸟语,生态宜居比肩齐。党领导,建平安法治,舍我何及。助力商务文化,九万干群戮力心齐。秉工匠精神,精细治理;商贸繁华,学府云集。筑巢引凤,品牌荟萃,国际人才社区起。待明日,建七彩东湖,圆梦可期!
2015年6月30日,朝阳区东湖街道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街道工委坚持以建设“七彩东湖”为目标,以党建为纲、以民生为本、以服务为先、以文化为魂、以平安为要、以廉洁为根,固本强基,稳中求进,在创新中谋提升,在贡献中求发展。以党建为统领,发挥自身优势,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进取,以百折不挠的意志攻坚克难,真正做到干在实处永无止境,努力向前续写新篇。
一、党建为纲,坚定信念谋发展
党建新格局,机制添活力
自2016年以来,东湖街道区域化党建提速发展,每年新成立非公党组织达10家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87.7%。东湖街道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汇聚了地区代表性强、影响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中,叶青党委是北京市第一家商务楼宇党委。街道工委通过观摩交流、慈善募捐、社企联动、掌上党建等活动和途径,促进了辖区企业、单位有效互动,广泛参与。辖区安东石油集团通过街道党建协调委员解决了境外融资难题。街道工委发动地区企业开展精准扶贫,为河南省光山县兴建希望小学,为内蒙古卓资县捐助农机具,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群众的呼声就是哨声,党员的心到才是报到
截止目前,东湖地区已报到党组织21家,社区接受报到党员2953人。结合“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街道工委书记倪东新提出“群众的呼声就是哨声、党员的心到才是报到”理念,制定“建立一个数据库、梳理出需求和项目两张清单、找出一批社区急需的专业人才、打造若干志愿队伍、解决一批社区治理难题”的工作目标。在社区开展了在校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等,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二、民生为本,治理顽疾重实效
结合新契机,提升大环境
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是优化首都引才聚才用才地方品质、提高北京吸引集聚国际人才能力的重大举措。东湖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辖区汇集了大批高端企业和商务楼宇,落户地区企业有2816家,世界500强企业及下属公司27家、总部企业32家,科研机构400余家。辖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东湖作为国际人才社区试点区域之一,规划了16个建设项目,作为“护航计划”总部的中护航大厦,一站式留学服务平台提供教育、医疗、创业就业等多种配套服务。东湖将继续坚持“高端国际化、新型智慧化、宜居现代化”的建设思路,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快国际高端人才社区的建设步伐。
创卫生城市建乐居家园
创建卫生城市,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活环境,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向企业全面普及,传达“细化台账、设立标准、责任到人、及时整改”的任务要求。做好创卫宣传,在社区、公共场所等地设置宣传栏、条幅,传播创卫先进事迹和先进经验。结合“周末大扫除”“三清一整”“党员双报到”“社区吹哨科室报到”等工作抓手,东湖街道持续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改善区域环境,提升整体功能,保障群众身心健康。
推进“河长制”,扮美北小河
如今的北小河岸绿水清,曾经却是一条有“味道”的河流。自实行“河长制”以来,东湖街道就河道生态整治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设立河长定期对河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职能部门解决。2018年,东湖街道通过增加环形健身步道、种植特色植物、增设滨水步道及活动场地、增加基础配套设施等,建设滨水城市森林公园,全面提升北小河沿岸环境。“河长制”实施以来卓有成效,北小河断面水质监测情况达标率为100 %,水环境质量显著提高。
治危拆违拓空间 精细治理促发展
为加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重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东湖街道坚持做好“五治一增”工作,以打造优美大街为切入点,开展背街小巷整治和“三清一整”专项行动,深入实施清洁空气行动,美化辖区整体环境。通过整治“开墙打洞”,排查清理无证照餐饮单位,清理普通地下室、群租房,新建公园绿地2万余平米等,优化城市生态空间。持续续加强动态监测管理,提升治理标准,坚决对违法建筑“零增长,零容忍”。
三、服务为先,居民幸福享安康
我在您身边 服务零距离
东湖街道围绕服务民生,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文明服务为核心,开展社区服务工作。“我在您身边,服务零距离”七个社区普遍推广,通过“望、闻、问、切、行”五诊法开展走动式服务,进一步夯实社区基层基础,提高社区自治水平。为加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精细化,街道还采取“互联网+社区”的模式,在7个社区全面上线“掌上议事厅”平台,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实现了政策实时解答、需求及时反馈、信息快捷推送,使居民真切感受到了社区的零距离服务。
东湖“好管家”群众“贴心人”
“多元参与、五方共治”的方法是物业“好管家”的精髓,统筹社区居委会、业委会、业主、物业公司等各方力量,让小区治理主体归位。用“罗伯特议事规则”引导居民和物业公司议事协商,解决矛盾。组建“好管家”团队,梳理出“双向规范”的十项制约机制和八项引导扶持机制。项目运行近三年,妥善处理纠纷投诉200余起,重点信访事项10余项,涉复议、涉诉讼问题4项,涉物业纠纷化解率达到95%。东湖街道将围绕打造朝阳“法治物业、智慧物业、品牌物业”的总目标,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全要素小区 “一全”解“千难”
2018年5月,朝阳区全要素小区建设导则发布会在东湖街道办事处召开,康都佳园作为试点小区之一,从公共活动空间、交通泊车、楼门文化、绿化美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打造提升,通过设立智能急救站、自助快递柜、自助取款机等,切实方便居民生活。“全要素”小区建设启动后,东湖街道还采取讲座沙龙、实操演练、义诊竞赛等形式,建立急救互救志愿者队伍,开展急救知识普及等活动200余次,打造了小区“智能急救服务圈”。
律政灯塔前行 点亮智慧人生
为保障居民的切身利益,让居民掌握必要的法律维权知识,“东湖律政塔项目”应运而生,对弱势群体和小区居民提供全套法律服务和法律业务普及等工作。依托该项目,东湖街道联合律师事务所为辖区低保人员、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上门法律咨询和文书代写服务。在日常服务基础上,为每个社区确定一名固定的法律顾问,提供法律咨询、矛盾化解、重要事项会商等服务。“东湖律政灯塔项目”已切实深入居民生活中,为构建和谐法治东湖上了一把安全锁。
四、平安为要,群防群治保稳定
“东湖哨兵”专群结合 守护一方平安
“东湖哨兵”是按照“分类建设、整体打造”原则,实行规范化管理、法制化建设、长效化机制而打造的“朝阳群众”在东湖的具体体现。通过上下联动的指挥体系、人车合一的作战单元、全时分区的巡逻方式,在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落实“工兵”“侦察兵”“宣传兵”“消防兵”四兵职责,及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排查辖区安全隐患。“东湖哨兵”作为地区社会面防控和维护辖区稳定的重要力量,将地区治安案件数降幅达29.72%,消防火警数降幅达30.77%,地区群众安全感逐年上升。
“雪亮工程+” 织起立体防控网
“雪亮工程”是打造“互联网+”环境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天网工程、平安城市等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的巩固和延伸。东湖街道从“治安防控”“社会管理”“服务民生”三个维度出发,以安全维稳、城市管理、应急指挥、交通管理为重点,建立雪亮工程+区域性共享服务平台,为东湖百姓织起一张“平安网”。通过安装警示灯、可视门禁系统等,加强信息采集、数据汇聚,做到及时排查、预警、消除风险隐患。预计到2020年,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区域性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大数据监管 安全生产杜绝隐患
东湖街道围绕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和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筹建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与安全生产大数据云管理平台,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和社会化,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建设。通过 “互动查治”的方式,确保基础数据、安全设施、隐患源点的实时监测,提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和安全隐患排查能力。为保障从危险源、隐患到事故全过程多维度防控的安监一体化体系,全面实现多源数据的感知和整合,企业数据、基础设施数据、隐患数据、人员动态数据等碰撞,激发更精准的社会化治理效益,为隐患趋势分析及应急预警带来决定性支撑。
五、文化为魂,润泽人心成果丰
延续文化创新 坚定文化自信
东湖街道注重地区特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优势项目与区域联动相促进,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多种多样科普活动。改造升级图书馆、阅览室,引进优势资源,深化与专业团队合作,举办“民俗经典在东湖”“周末大舞台”等多项活动,“礼仪东湖”“魅力东湖”等文化品牌活动更加深入人心。组织开设文体带头人培训班,以点带面,提升地区文体队伍素质。在东湖有80余支文体团队,其中花园社区园丁艺术团、园丁之声混声合唱队等在全国、市、区级展示活动上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六、廉洁为根,肃风正气提效能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东湖街道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建立处级领导、科室及社区负责人勤廉档案,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102份;签订强化内外监督,开展“两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治理;以全程监督方式推进“疏减稳”工作;对照安全生产隐患台账,实地检查单位 100余家;聚焦“精准扶贫”专项工作实地入户走访84户,涉及资金7万余元;编印《风险防控手册》《廉政法规汇编》,征集廉政题材文艺作品35幅,充分展示了东湖的廉政文化魅力。
展望未来谋篇布局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奋发有为,创新实干,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东湖街道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努力提升群众的幸福和获得感,为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倾注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