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沧海桑田,70年的风云变幻,7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在祖国的发展历史上,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个中国人都见证了祖国的巨大变化。
一张旧照片,一段老故事,是一个人的独家记忆,也是一段珍贵的历史,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东湖前期特别策划主题征集活动“一张图片看变迁,一个故事忆往昔”,分享70年里的动人故事,共同致敬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老照片是凝固的时代印记,是历史的缩影见证,是精彩的瞬间定格。
在寻常巷陌、熙来攘往、一砖一瓦间镌刻着曾经,讲述着丝丝缕缕的岁月故事,记录着点点滴滴的地区蝶变。自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小东就收到一大波珍藏的旧照片,照片既有充满回忆的地区新旧风貌,也有饱含温度的个体成长记录,生动再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变化。
东湖地标——彩虹桥老照片,感谢广大粉丝对活动一如既往地支持,话不多说,跟着小东去看看作品吧。
个体成长记录
从“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到注重服饰的品质、品牌与品位;从凭票供应“计划着吃”,到注重营养健康“变化着吃”;从无路无车到有路有车……发生在普通百姓衣食住行的实在变化,远非几张照片就可以言尽。
但它无疑是一扇窗户,让不同年代的人看到一些近乎遗忘的东西,在70年的节点上集体回忆,一起忆苦思甜、共同饮水思源。
东湖侨联成员潘小芳老师被誉为“甜瓜王”,图为1959年她在南疆麦盖提县调查。
大学三年级在浙江柑橘农场实习
1988年103团试验瓜田进行试验
新中国同龄人肖淑秋老师1969年在天安门及1970年在卢沟桥留影
上世纪70年代,望京西园社区董秀华阿姨是一位养殖劳动模范,并作为全国养殖能手参加全国养殖经验交流
望京花园社区邵平生老师的“出行三步曲”:儿童时代的小三轮,1982年的摩托车,2003年的小汽车。
地区新旧风貌
城市建设好不好直接反映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变化,东湖这个年轻的街道,新中国成立以来有着怎样的蜕变?答案就在那一排排已经消失的和那一栋栋迅速崛起的建筑物中.......干净宽阔的道路、繁华的街市、一刻钟生活圈、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城市圈.....如今的东湖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光影下的新旧对比,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分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952年1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东湖渠小学挂牌成立,图为东湖渠小学学生。
上世纪70年代末东湖民居
上世纪80年代末东湖民居
1989年,原来的东湖渠小学又在现如今的上京新航线的位置重新建立一座小学校,把五合小学和东湖渠小学合并在一起。
1996年,北京高校“望京花园”奠基仪式。
2003年,望湖公园的前身。
2006年,在原苗圃的场地上建起了砂石转运场。
2006年拆迁前东湖渠村的照片,一片平房区(原东湖渠村全貌)。
上世纪末,一位孩童在北小河河岸边留影。
北小河桥施工中
北小河桥建成后
目前东湖仅存庙宇——关帝庙。2019年,新中国走过70年岁月变迁,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衣食住行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青山绿水、初心永在,怀着对历史的忠诚,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期许,继续踏上新的征程。
注:以上东湖老照片全部由居民提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