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张伟亚)北京疏解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即来即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在北京开通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窗口,在京就能办理雄安政务服务事项……今年以来,河北雄安新区加大各方服务力度和机制创新,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步伐,加快疏解企业注册登记,目前北京投资来源企业占比达87.94%。
随着新区转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时期,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启动区“显雏形、出形象”,优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新区将继续加大投资项目对接力度,以项目为中心实施全程帮办,完善“一书三证”“一会三函”在线审批流程。与北京互设审批窗口,北京疏解企业保留原名称,不再进行纸质档案迁移。
全面优化精简审批流程,加快构建“新机制”。统筹“一会三函”制度,取消合并部分审批事项,投资项目“宜函则函、宜证则证”,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探索告知承诺制,实行“先建后验”,拿地即开工。此外,还通过实行容缺受理、深化建筑师负责制、简化临建项目审批等,优化项目审批流程。
围绕打造雄安服务品牌,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雄安新区加快投资项目审批,已实现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限30个工作日内,企业投资核准类项目审批时限14个工作日内,企业投资备案类项目“拿地即开工”,目前已主动对接投资项目56个。
新区和三县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网上办理,新区政务服务平台已打通省住建、民政、人社等11个垂直系统。下一步将健全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间政务信息数据对接机制,努力实现群众办事“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审批系统和BIM技术平台,全面实现所有审批事项线上受理和审批。实行“首办负责制”,发挥大部门优势,为投资项目企业提供从用地预审与选址到设计方案审查、土地供应、施工许可审查、竣工验收以及不动产登记的“保姆式”一条龙服务。
围绕营造良好承接环境,加快宏观疏解政策制定和微观疏解项目推进。在前期调研论证对接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强与中央、京津以及省有关部门对接沟通,力促早日出台有利于疏解的社保教育医疗配套政策。在推动“三校一院”加快基础建设的同时,着力解决体制机制等基础性问题,深入开展运营模式研究。
容东片区10所学校智能化建设和9月1日开学前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加快容东组团医疗机构建设的节奏。按照“一校一策、一院一策”的思路,持续推动驻京高校和医疗机构疏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推进教育、卫生京津冀对口帮扶,统筹财政、人才、信息化等,系统部署、持续推动新区民生服务提档升级,切实提高新区群众的获得感。
高效推动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再造。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包括从项目立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全覆盖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加快土地供应体制改革,保障“新产业”的土地要素供给。制定土地供应计划,深化市场化项目规划条件,实行用地预审与选址、划拨土地“一表申请、同步办理”,由串联改为并联审批,提前介入设计方案审查,带设计方案出让土地,使划拨土地效率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