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主要依靠政策支持发展的雄安新区是否能够发展起来,深圳特区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都位于沿海,2、先天条件不足为什么说雄安新区需要依靠政策的大力扶持才能发展起来呢。
自从4月1日宣布雄安新区之后,突然满世界都在讨论着这个“千年大计”下的雄安新区,各路新闻通稿纷纷开始探讨新区美好的未来,炒房团闻言纷涌而至,一天就将3000元/平的房价硬生生抬到均价上万,当然,最后是铩羽而归,因为雄安新区停止一切售楼行为!更甚至将周边九城集体限购,形成一个限购包围圈,决心之大让人叹为观止,但雄安新区真的那么好到如现今这般火的地步吗?理性来说,我们不否认它会快速发展,但投资的话需要冷静,如今热度太过,后续增长速度或许会不如人愿。
1、发展时间不够
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一个“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开发是需要时间的,问题是在下一届换届选举来临之前,雄安的发展时间是否足够?咱们来看看现在被广泛拿来对比的浦东新区和深圳特区:1979年,深圳特区成立,浦东新区则是在1992年正式成立,之后虽然发展迅猛, 但也并非一蹴而就。
深圳历年生产数值表
浦东历年生产总值图
这两个地方同样是在政策扶持下大力开发的,然而GDP总量却是缓步提升的,所以即使咱们对雄安新区来个大跃进式的开发,也未必能够在几年内开发好。更何况“一朝天子一朝臣”,若将来政策转变了风向,主要依靠政策支持发展的雄安新区是否能够发展起来,我们是需要打上一个问号的。
为什么说雄安新区需要依靠政策的大力扶持才能发展起来呢?因为先天条件并不那么突出~这里有张表格,我们可以看一看浦东、深圳、滨海、雄安的对比。
先普及一下这个看着好像非常陌生的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地处天津沿海,是在2005年开始被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开发的国家级新区,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是继浦东之后第二个国家级新区(雄安是第三个),整体条件、定位等都更适合用来对比雄安新区。
深圳特区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都位于沿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对外交流有优势;深圳周边有广州支持,浦东周边有江浙沪支持,这两个都属于经济强省,有余力去支持一个新区的发展,滨海新区依托北京和天津,但环京地带的经济发展没有东部好,重污染企业较多,产业结构并不优良,所以得到的经济支持不够,导致发展较为缓慢。
再看雄安新区,先天条件比起浦东,深圳来说逊色不少。当然,现如今国家对土地财政、过热投资等依赖都有所降低,再加上其开发程度非常低,发展空间确实很充裕,不过这样一个长久的发展定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我们认为单纯政府支持在经济并不是处于上行通道的现在,雄安新区值得期待,但也不必过分热捧。
3、经济模式不健康
其实北京的产业并没有很大的优势,更多是政治文化中心,当然,首都行政资源会吸引其他配置资源的建立,从资本属性上来说,深圳是民营企业,上海是外资,北京算是个国企的聚集地,据统计,2001年到2011年这10年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分别为16.7%、31.2%和20.1%,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增幅低了14.5个百分点,比外资企业增幅低了3.4个百分点。2016年的统计局年鉴数据也表明国企呈现的是下降趋势:
如果说浦东的经济现在因为外资的撤离开始走下坡路还能靠周边江浙沪民营经济的相互沟通和支持来减小影响力度。北京对雄安新区的经济支持就没有那么强有力了,仅仅是国企央企的搬迁之类的话,整体活力还是不够,在未来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以这样形式存在的国企是否还能够保持现有实力?
北京现在的生态环境、人口压力等等都承压太大,确实需要一个地方来舒缓政治中心的压力,正好雄安新区地处津京腹地,生态环境、开发程度等等条件都比较合适,所以选择了它。
我们不能否认雄安新区作为一个“千年大计”是非常吸引人且有必要的一项举措,只不过它是否如同媒体吹鼓的那样担当得起使命?如果政策的力度或持续性不够,这里是否能够像浦东和深圳一样吸引人才入住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